新闻中心

西迁纪念日(一)大树西迁参天而立!

2024-05-24 02:42:46 新闻中心

       

  1953年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规划有690项限额以上项目,西安有52项(其中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在西安市布点的有17项,如高压电磁厂、黄河机器制造厂、西安机器制造厂、东方机械厂、华山机械厂、庆华电器制造厂、东风仪表厂、西北光学仪器厂、秦川机械长、西安开关整流机厂、西安电力电容厂、西安绝缘材料厂等)。在全国8个重点建设城市中,西安市列第二位。

  限于西北地区高等学校的实力与水平,为支援西北大规模工业国防建设,在一五期间,中央做出了决定,要求以交大为代表的多所沿海高校内迁,这中间还包括苏南公专内迁陕西,与东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部分专业合组成立西安动力学院,其建筑专业合组西北建工学院,华东航天学院迁往陕西,改为西安航空学院(后与西北工业大学合并),等等。在所有迁往西安的高校中,交大是迁移师生、物资最大的一个单位,也是名气实力最大的一所学校,搬迁的难度也最大,仅其中涉及到的教师调爱问题就有接近300例(1956年交大教师总计700余人)。

  为了加快西北工业基地的建设进程,在苏联援建大批先进国防工业公司的基础上,国家还从全国各地迁了一部分高尖端工厂(像西安电力设计院从上海迁来,西北光学仪器厂从山西迁来),同时迁移了大量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和专家来陕西。为应对西北国防工业建设的大发展需要,在交大专业配置方面,国家也考虑像无限电、计算机、原子能、应用数学、应用力学、高电压等新专业要在西安建设,同时扩大招生规模,规定交大要建设12000人规模大学(1956年规模才8000人)。在讨论交大迁校问题时,西北的一位工程师就指出“西北已设计和施工的工厂的特点是设备新、规模大,但技术力量不足,各厂和工程设计单位都非常需要得到像交大这样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学校给予各方面的支援和援助。” 电力设计院副院长也说,“设计院与交大有长时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到西北后,‘西北地区高海拔的绝缘问题’等需要交大师生支援。”

  综上可知,交大迁校问题已超出了一个交大的范围,其能不能成功,对于同时迁往西北的高校而言都是会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而且,对于西北地区正在建设和已经投产的国防工业项目和西安市的未来发展而言,影响更是深远,所以,在讨论交大西迁的问题时,西安各方面态度十分坚决一定要交大迁往西安。对此,周总理的指示是,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顾及四面八方”。

  交大西迁的成功,改变了西北地区没有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的格局,并在1959年定名之前就被中央指定为国家16所重点建设大学,是西北国防工业振兴当之无愧的排头兵,领头人。在迁校成功之初,就参与了西北的农业、水利和工业四化建设,以及三峡水利工程水电等重点项目的理论论证与设计工作。并诞生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如“100万千瓦水电站机组的设计”、“33万伏高电压输电系统”(与西安高压电瓷厂和电瓷研究所协作共同试制成功)列为中科院《十年自然科学的重大进展》,还有周惠久的金属宏观强度研究,被誉为国内高校科研的“五朵金花”。

  改革开放之后,学校顺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对接西北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带头人才教育培训,1984年学校成功入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高校仅有10所,被誉为大学中的“国家队”。在1985年和1990年分别入选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筑设计企业。1996年和1999年分别入选国家“211工程”(首批七所之一),“985工程”(首批9所之一)建设名单。2000年,在国家开发建设大西北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形势下,经国务院批准,分属于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至此,西安交大成为一所以理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在西迁60年中,以自身的行动与实践奠定其在西北高校中的旗帜地位,有力地诠释了其对西北高等教育的带头者的角色。用2006年前教育部长周济的一段话讲,就是“西安交大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引领和带动了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大好局面。如果把中国的发展的策略比作一盘棋的话,交大西迁则是党中央在这盘棋局中摆下的十分关键的棋子,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结构的发展,随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进一步向中西部转移,当年这盘棋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早已充分显现了,而且会越来来越重要。”

  上述文中所有观点均来自互联网,如若侵权,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首页
机器人
案例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