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工业机器人行业有一定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04-04 05:21:01 机器人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需要材料、机床、电子等行业的配套支撑。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指出,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的产业基础薄弱,工业机器人配套企业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产品系列和批量化供给能力都与国际有名的公司有较大的 差距。特别是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的差距尤为明显,研发能力落后。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7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成本已占总成本 的40%以上,严重削弱了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竞争优势。

  工业 机器人强国格外的重视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和人才等产业体系。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通过建设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将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化的工艺实现信息 共享、推广应用,日本机器人协会也积极推广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标准。同时,FANUC等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大都设立培训中心,培养专业人才。我国早期的 机器人研发多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存在研发技术与市场应用脱节的现象。企业的科研也各自为政,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用户之间缺少协同创新和信息共享 的平台。在技术标准等方面缺少话语权,对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工业机器人行业存在“100台起步、500台持平、1000台盈利”的说法,反映了规模化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尚未形成 规模化、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年产500台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比较少见,高端工业机器人仍依赖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2013年,我国自 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仍以中低端的三轴、四轴为主,高端的六轴关节机器人占比不足6%。尽管我国早在国家863计划就已开展了机器人技术的科研攻关,但是,由 于当时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未现端倪,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高。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滞后以及应用企业较长的验证周期导致我国自主品 牌的工业机器人缺乏影响力,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迅速增长的形势下,大量企业和地方政府看好工业机器人市场,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参股等方式进军工业 机器人行业,地方政府也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大多分布在在系统集成环节,通过采购国外工业机器人为下游用户设计的具体方案, 徘徊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低附加值环节。因此,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存在低端锁定的风险。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恶性竞争和“一哄而上”式的重复建设,使得国内 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利润微薄,最终可能制约国产机器人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的进程。

  第一,加大研发技术力度,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目前来看,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投资大多分布在在上游原材料以及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生产环节,而对于研发技术的投入 所占比重严重不足,核心技术与日韩等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应加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度,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结 构,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以及针对汽车制造业,焊接行业等具体行业的工艺需求,在结合新型控制器技术和智能化作业技术方面做研 究。

  第二,依托院校联盟资源,推动产品技术创新。高校和 科研机构具备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转化科技成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 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 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产品的技术创新。

  第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创新人才培 养。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企业要不断地积极探索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鼓励采用人 力资本、技术入股、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加入企业,力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企 业应支持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人才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和促进企业组织的有关技术培训,加强校企合作,集中培养关键领域中的稀缺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 人才。

  第四,发展高端工业机器人,不断推进人类和机器人的和谐分工发展。工业机器人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 和产品质量一致性,代替人或人的某些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特殊作业环境下,还可以完成人无法操作的作业。需要研究节能节材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绿色制造应用技 术,研究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协同工作方法,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柔性化,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解放人类繁重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另外,发展机器 人产业,不仅不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反而又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机器人已经在全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00万——600万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万—— 500万个。虽然机器人能代替部分人的工作,但却永远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不用担心失业问题,因为是人类在创新和发展机器人,并且控制机器人为人类工作, 尤其是使人更多关注创新工作和创造能力,实现机器人和人的工作和谐分工和合作,将机器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与人类创造力有机结合,助推幸福制造、绿色 制造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首页
机器人
案例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