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世赛新项目 揭秘“全能生产机器人”诞生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在下月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将首次参加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是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近日,记者实地探营这一世赛新兴项目,探访选手备赛情况。
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训练现场,广东参赛选手吴龙辉和刘富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今年9月,他们将奔赴法国里昂,代表中国出战世赛。
在现场,只见两名选手一人坐在电脑前进行机械设计和电气设计,另一人站在工作台前,把机器人的模块搭建起来。
该项目选手应该要依据生产要对机器人进行机械电气设计、组装调试,让机器人满足相应功能,比如上下料、搬运、装配、堆垛、焊接、涂胶等。选手一定要了解制作的完整过程、控制管理系统、多关节手臂的技术发展以及机器人化规则的演变。
世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国家集训队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李瑞峰介绍:“选手需要在4天时间内,完成多个模块任务,涉及机械设计与安装、电气设计与连接、机器人系统编程与调试、拓展任务等。因为是双人项目,所以工作组织和管理模块将贯穿整个比赛过程,考核选手的沟通交际能力。”
“考核任务都是从实际生产任务转化而来。” 李瑞峰表示,这些任务对选手技能要求很高,“比如组装杯子,杯盖和杯子不是简单地合上就行,还要对准位置合上,如果没对准那么这个加工是失败的。”
“世赛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建设国家集训基地,不仅加强了学校和学校之间的交流,还推进了校企深层次地融合。”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谢黧表示,世赛项目有完整的竞赛体系,学院结合世赛标准及资源、选手培养路径模式等,在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做转化应用。
“比如结合学生的学期规划,对每个阶段的能力体系要求做梳理,相应转化到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这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 谢黧说,“如今,学校将世赛的技术内容、评价标准和对选手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求进行成果转化,融合在常规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体系中,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备受华为、广汽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认可。”
这种模式的应用并不只局限在竞赛班的顶尖选手中,从中级工、高级工到预备技师各类型层次的学生课程中都有覆盖。这也让学院培养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世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入一线产业中往往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用专业技能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