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配置方案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史让你一文看懂

2023-10-02 17:19:57 机器人配置方案

       

  、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和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自动化设备。

  按照通常的方法,机器人按发展进程一般可分为三代:第一代的机器人是一种“遥控操作器”;第二代的机器人是一种按人事先编好的程序对机器人来控制,使其自动重复完成某种操作的方式;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它是利用通过种种传感器、测量器等来获取环境的信息,然后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识别、理解、推理并最后作出规划决策,能自主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高级机器人。

  这种粗括的概述根本没办法说明机器人技术发展的艰辛历程,而要想具体说明其历程就必须从各个国家的机器人发展说起,因为从整体角度看各个国家的机器人发展过程虽然相互联系但又是相互区别的,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引发了不同的人们对机器人技术不同的看法,导致了不同的政策和结果,此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机器人的诞生地在美国,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美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机器人强国之一,基础雄厚,技术先进。综观它的发展史,道路是曲折不平坦的。

  由于美国政府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的十几年期间,并没有把工业机器人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只是在几所大学和少数公司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对公司来说,在只看到眼前利益,政府又无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宁愿错过良机,固守在使用刚性自动化装置上,也不愿冒着风险,去应用或制造机器人。加上当时美国失业率高达6.65%,政府担心发展机器人会造成更多人失业,因此不予投资,也不组织研制机器人,这不能不说是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错误。7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和企业界虽有所重视,但在技术路线上仍把重点放在研究机器人软件及军事、宇宙、海洋、核工程等特殊领域的高级机器人的开发上,致使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后来居上,并在工业生产的应用上及机器人制造业上很快超过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进入80年代之后,美国才感到形势紧迫,政府和企业界才对机器人真正重视起来,政策上也有所体现,一方面鼓励工业界发展和应用机器人,另一方面制订计划、提高投资,增加机器人的研究经费,把机器人看成美国再次工业化的特征,使美国的机器人迅速发展。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大厂家应用机器人的技术日臻成熟,第一代机器人的技术性能越来越满足不了实际要,美国开始生产带有视觉、力觉的第二代机器人,并很快占领了美国60%的机器人市场。

  尽管美国在机器人发展史上走过一条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开发研究的曲折道路,但是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长期处在领头羊。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

  一直与美国相提并论的英国则发展迥然不同。虽然1967年英国Hall Automation公司研制出自己的机器人RAMP。但70年代初期,由于英国政府科学研究委员会颁布了否定AI和机器人的Lighthall报告,对工业机器人实行了限制发展的严厉措施,因而机器人工业一蹶不振,在西欧差不多居于末位。

  但是,国际上机器人蒸蒸日上的形势很快使英政府意识到:机器人技术的落后,导致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为下降。于是,从70年代末开始,英国政府转而采取支持态度,推行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机器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广泛宣传使用机器人的重要性、在财政上给购买机器人企业以补贴、积极促进机器人研究单位与企业联合等,使英国机器人开始了在生产领域大范围的应用及大力研制的兴盛时期。

  这说明新技术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顺应它努力发展它谁就能获得发展,而谁一味的闭关锁国排斥它限制它就会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落后。

  相对英国的教训而言,法国由于很早就接受了人工智能技术并努力发展它,从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法国不仅在机器人拥有量上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在机器人应用水平和应用场景范围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主要归功于法国政府一开始就比较重视机器人技术,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开展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上。法国机器人的发展比较顺利,根本原因是通过政府全力支持的研究计划,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即由政府组织一些机器人基础技术方面的研究项目,而由工业界支持开展应用和开发方面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使机器人在法国企业界很快发展和普及。

  法国的邻国德国,其工业机器人的总数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但它比英国和瑞典引进机器人大约晚了五六年,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德国的机器人工业一起步,就遇到了国内经济不景气。但是德国的社会环境却是有利于机器人工业发展的。因为战争,导致劳动力短缺,以及国民技术水平高等因素都是实现使用机器人的有利条件。

  到了70年代中后期,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为机器人的推广开辟道路;在改善劳动条件计划中规定,对于一些有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普通人的劳动。这个计划为机器人的应用开拓了广泛的市场,并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日尔曼民族是一个重实际的民族,他们从始至终坚持技术应用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除了像大多数国家一样,将机器人主要使用在在汽车工业之外,突出的一点是德国在纺织工业中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改造原有企业,报废了旧机器,购买了现代化自动设备、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使纺织工业成本下降、质量提高,产品的花色品种更加适销对路。到1984年终于使这一被喻为快完蛋的行业重新振兴起来。与此同时,德国看到了机器人等先进自动化技术对工业生产的作用,提出了1985年以后要向高级的、带感觉的智能型机器人转移的目标。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其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在世界上处于公认的领先地位。

  与西方对立的前苏联(主要是在俄罗斯)在机器人技术上也是很先进的。前苏联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机器人技术是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到了5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器人样机的研究工作。1968年成功地试制出一台深水作业机器人。1971年研制出工厂用的万能机器人。

  早在前苏联第九个五年计划(1970年一1975年)开始时,就把发展机器人列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纲领之中。到1975年,已研制出30个型号的120台机器人,经过20年的努力,前苏联的机器人在数量、质量水乎上均处于世界前列地位。国家有目的地把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当作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手段,来安排机器人的研究制造;有关机器人的研究生产、应用、推广和提高工作,都由政府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

  前苏联的技术虽然先进,但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一个通病是脱离市场,从而使其技术应用没有像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出现飞跃。而与此相对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则是我们近邻——日本。

  日本在60年代末正处于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年增长率达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劳动力本来就紧张,而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更加剧了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难。为此,日本在1967年由川崎重工业公司从美国Unimation公司引进机器人及其技术,建立起生产车间,并于1968年试制出第一台川崎的“尤尼曼特”机器人。

  正是由于日本当时劳动力显著不足,机器人在企业里受到了“救世主”般的欢迎。日本政府一方面在经济上采取了积极的扶植政策,鼓励发展和推广应用机器人,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从事机器人产业的积极性。尤其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一系列经济优惠政策,如由政府银行提供优惠的低息资金,鼓励集资成立“机器人长期租赁公司”,公司出资购入机器人后长期租给用户,使用者每月只需付较低廉的租金,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政府把由计算机控制的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作为特别折扣优待产品,企业除享受新设备通常的40%折扣优待外,还可再享受13%的价格补贴。另一方面,国家出资对小公司进行应用机器人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指导等等。这一系列扶植政策,使日本机器人产业快速地发展起来,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到80年代中期,已一跃而为“机器人王国”,其机器人的产量和安装的台数在国际上跃居首位。

  按照日本产业机器人工业会常务理事米本完二的说法:“日本机器人的发展经过了60年代的摇篮期,70年代的实用期,到80年代进人普及提高期。”并正式把1980年定为“产业机器人的普及元年”,开始在所有的领域内广泛推广使用机器人。

  日本政府和企业充分信任机器人,大胆使用机器人。机器人也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它在解决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日本保持经济稳步的增长速度和产品竞争能力的一支必不可少的队伍。

  日本在汽车、电子行业大量使用机器人生产,使日本汽车及电子科技类产品产量猛增,质量日益提高,而制造成本则大为降低。从而使日本生产的汽车能够以价廉的非常大的优势进军号称“汽车王国”的美国市场,并且向机器人诞生国出口日本产的实用型机器人。此时,日本价廉物美的家用电器产品也充斥了美国市场……这使“山姆大叔”后悔不已。日本由于制造、使用机器人,增大了国力,获得了巨大的好处,迫使美、英、法等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奋起直追。日本在八、九十年代被称为世界工厂,其中机器人技术功不可没。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也进入了经济快速地发展的时代,但我们一定要清楚现在我国的产品之所以能存在竞争力是因为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但廉价的劳动力并不能解决一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工资的提高,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我们一味只知道“剥削”工人而不是发展新科技新技术以提高劳动能力,则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就会枯竭,经济就会停滞,有可能像日本今天那样经济倒退。所以我国必须着眼于未来重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1.工业机器人性能逐步的提升(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维修),单机价格不断下降。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

  3.工业机器人控制管理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幅度的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环境建模及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置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5.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器人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过程控制,如使遥控机器人操作者产生置身于远端作业环境中的感觉来操纵机器人。

  6.当代遥控机器人系统的发展特点不是追求全自治系统,而是致力于操作者与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控制,即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构成完整的监控遥控操作系统,使智能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化阶段。美国发射到火星上的“索杰纳”机器人就是这种系统成功应用的最著名实例。

  我国的智能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在“863”计划的支持下,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水下机器人,6000米水下无缆机器人的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还开发出直接遥控机器人、双臂协调控制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等机种;在机器人视觉、力觉、触觉、声觉等基础技术的开发应用上开展了不少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控制技术、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遥控机器人、智能装配机器人、机器人化机械等的开发应用方面则刚刚起步,与国外领先水平差距较大,需要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系统攻关,才能形成系统配套可供实用的技术和产品。

  ,它的各项特性在电子行业得到普遍认可和普遍的使用。清版主删除,以为附件超大了不能上传[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9 15:14:40编辑过]

  ,亚马逊、谷歌、苹果、Uber、阿里巴巴、富士康等备受瞩目的公司,以及

  ,看看人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才享受到了如今美好惬意的新生活。 1932年:Alpha

  。在视频、游戏霸屏移动端的今天,4G已不能够满足庞大的流量需求。4G即将成为明日黄花,5G即将接棒流量市场

  1920年捷克作家Karel Capek创作科幻剧《Rossums Universial Robot》。1961年,Lincoln实验室研制成功用力反馈信息工作的

  RISC-V完全学习手册(基于龙眼Longan开发板移植RT-Thread)5

  拆解试玩1500元的电击手环 忽悠媳妇体验一下 儿子是主动要玩的 #吃拆玩呗

首页
机器人
案例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