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科研人员在进行东方超环(EAST)的升级调试工作。(资料图片)记者 徐旻昊 摄
芜湖市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对工业机器人做检测。(资料图片)陈剑 摄
蚌埠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研发超薄玻璃新产品。(资料图片)记者 李博 摄
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对ZL-DR400无液氦稀释制冷机进行换热组件的安装。稀释制冷是目前唯一适合量子计算机的长期稳定制冷技术。(资料图片)记者 程兆 摄
10月17日至18日,习在安徽考察期间,察看安徽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听取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介绍,就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
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挥安徽科教优势,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守好实体经济根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上展现更大作为。
习强调,要高水平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效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本源悟空”研制团队主要负责人郭国平表示,将按照的要求,在量子计算领域努力实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守好量子计算赛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让中国造量子计算机“走出国门”,推动各行业落地量子计算应用。
省科技厅重大任务与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处处长段菖蒲说,要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体化配置创新资源,聚焦我省“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实紧迫需求,系统性体系化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产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上当先锋。
“人生能有几回搏。”习对科研工作者的勉励,让大家倍感振奋、斗志昂扬。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研究员黄鹏程表示,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将放开手脚、大胆拼搏,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工大高科信息科技公司董事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魏臻认为,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己任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业人才,都应抓住机会去拼搏、去奋斗,在关键的时刻拿出最好的状态,勇于创新、不负韶华,为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将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致力解决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难点和痛点,以领先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国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容知日新科技公司董事长聂卫华说。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公司董事长朱庆龙表示,将以的重要讲话为指引,努力发挥安徽省大型潜水电泵及装备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攻坚技术难关,为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多力量。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志超表示,将牢记殷殷嘱托,紧跟国家战略,立足地方发展,通过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应用,全力打造通用机械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贡献央企之力、院所之智。
习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张旭生说,近年来,合肥市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科技教育成效明显,青少年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升,在全国学生科技大赛中崭露头角。全市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合肥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从创建科学特色学校、全面配备科学副校长、全力开设科创课程、全员开展科普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深化科学教学改革、提升科学教育质量、丰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科创思维,厚植科技根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我深感人才培养责任重大。”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王晓说,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人才。
“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尽职责。”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赵夫超表示,将结合日常教学科研实践,以产业为基础更新教学内容,改良学生的创新土壤;以启发和探究式教学为手段,磨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自主设计和协作制造为方式,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指导参加创新大赛为牵引,提升学生的创新价值。
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张其安表示,将组织全省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针对安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发挥人才优势、整合技术资源,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园艺作物科技攻关,挖掘利用品种资源、创制优异品种、研发标准技术,努力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为丰富群众的菜篮子、果盘子、花篮子提供科技支撑。
“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我们面临的前沿创新是全球竞争的焦点,必须自主突破关键技术。”东超科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韩东成表示,将按照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明确要求,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在智能座舱、医疗卫生、民生工程、智慧家居、展览展示等领域拓宽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税务部门肩上的责任重大。”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处长宋丰俊表示,税务部门聚焦流程简化,做好精细化服务,完善“政策找人”举措,为科学技术创新经营主体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最大程度便利,真金白银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创新投入。
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蜀山区委书记王海霞说,蜀山区立足辖区好山好水、科创资源丰富、市场主体集聚等禀赋特点,强力推进科大硅谷蜀山园建设,积极参与共建“中国环境谷”,以双谷联动为支撑的全域科创名片越擦越亮,科创企业集聚发展,战新产业蓬勃向上,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城区首位。下一步,全区将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多个“国字号”平台赋能优势,健全科技招商体制机制和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积极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壮大都市型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大模型企业引进和大数据标识项目落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习强调,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对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明确要求,锚定合肥东部发展翼主引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的定位,全力做大做强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促进车芯屏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合肥新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卫东表示。
长丰县下塘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能强劲,产能产值逐年攀升。下塘镇经济发展局局长林开新说,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出明确要求,坚定了下塘镇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信心决心。要持续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全力引进产业链重点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科大国创软件公司董事长董永东表示,企业将持续“人工智能+”业务的拓展与应用,加强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建设等科技创新服务,跟踪量子计算等未来产业技术产业化应用,发挥自身优势能力,为推动相关行业数智化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伏碳科技公司是中国科大赋权改革试点企业,专注于二氧化碳电转化利用、碳捕集、碳监测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的重要讲话,极大地坚定了我们专注‘双碳’领域、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伏碳科技总裁戴浩说,将持续推动二氧化碳电转化利用,着力推广应用在国内率先推出的百吨级二氧化碳电解制甲酸溶液设备,同时加快建设千吨级二氧化碳制甲酸盐项目,积极布局新兴产业赛道,建立产业发展新优势。
智能机器人产业是合肥市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信心大增,将乘势而上,打造一流科创平台,成就更多领军型科技企业。”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于振中表示,将聚焦“机器人+X”科创产业体系,深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底层软件、核心部件、本体装备和系统集成”全产业链布局,助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设立天使基金,强化“科技+产业+资本”模式,打造投资驱动型新型研发机构新模式,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习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继续当好林长制改革排头兵,高水平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省林业局林长制工作处处长吴荣表示,将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谋划实施见缝插绿、森林全覆盖、森林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深入实施“四廊两屏”建设,筑牢生态屏障,全力打造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高质量绿美江淮。
桐城市黄甲镇黄铺村有山场面积2.3万余亩,立足山场资源禀赋,全力发展茶产业和旅游经济。黄铺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林长王立勇表示,将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全力发展林下经济、民宿等绿色富民产业,丰富旅游业态,同时做好国家储备林收储工作,把好山好水保护好。
省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中心主任耿天召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服务公众、支撑管理、引领治理”三大目标,聚焦重点难点、业务能力、省市协同、数据质量和队伍建设,聚力数智化转型,全力推进全省现代化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体系建设,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
从事智慧水务、水环境监测等业务的中水三立数据技术公司CEO李兵表示,将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努力为水利发展提供智能处理、决策支持和服务,打造现代化新型水利业态,助力幸福河湖、海绵城市等建设,做智慧水利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主任龚关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科学技术应用支撑,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方位推动实施“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提升本质安全。强化科学技术赋能,立足防早、防小、防在先,推广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电控、遥感等技术方法,逐步建立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智能化安全管控体系。同时,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充实应急管理科学研究专业人才队伍,补齐应急管理技术支撑短板。
(记者 汪国梁 陈婉婉 丰静 王弘毅 彭园园 汤超 朱卓 汪永安 鹿嘉惠 罗晓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