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同时代来了产业工人要如何“跟得上”?
扫描标签、搬运重物、精准抓放……仿生人形机器人正在慢慢地走进工厂,成为产业工人的“新工友”。在联想集团南方制造基地,一则展示视频中,一台人形机器人在工人的“协同”下灵活作业,其手部拥有6个主动自由度,已能完成物品搬运、抓放以及伺服插孔等复杂任务。
过去,工厂内的机器人大多数都用在执行固定、简单的重复性任务,多以机械臂为主。然而,随着仿生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一状况正在改变。根据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7.6亿元,至2030年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仿生人形机器人凭借其高灵活性与应对复杂任务的能力,逐步替代了部分高强度、重复性甚至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在“人机协同”的时代,传统产业工人将怎么样应对转型和升级?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吴帅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主办的“新质 新人才——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就业趋势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已经正式‘挂上工牌’上岗,未来的生产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重新定义劳动关系。随着人机协同加速,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生产关系将面临系统性变革,如何平衡人与机器的协作关系将成为新挑战。”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新媒体部副主任、技能中国主编孙兴伟指出:“机器换人的改革正在进行,但利弊共存。虽然机器人能解放人力、减少高强度与职业伤害性工作,但我们一定要记住,社会的核心价值依然是人。”他强调,人类在与机器人合作时需掌握新技能,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例如,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机器人已被用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如草莓采摘技术的应用。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也为“紫领”人才的培养打开了新局面。
“紫领”是介于蓝领和白领之间的特殊职业群体,广泛分布于智能制造业关键岗位,包括班组长、技术员和质检员等。他们是推动传统产业工人向“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转型的先锋。随着AI技术赋能的深入,紫领人才在技术进步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无法替代性。
正如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与联想集团共同发布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就业趋势报告》预测,2022年全国紫领人才总需求约为2500万人,至2035年将超过3100万人,占制造业总劳动需求的近四分之一。
报告指出,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六大核心因子:业务高效驱动、新质科技接纳、创新学习进取、多元技术融合、人际沟通影响、核心价值引领。
联想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联想教育总裁李祥林表示:“作为科技制造业的领军企业,联想始终致力于完善产业工人发展体系,为其设立了技术序列和管理序列双轨发展路径。”
如报告中展示的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的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员詹兆君,其从一线操作员起步,历经万能工、组长,最终蜕变为技术工程师。他曾通过对人员的培训、材料方面的异常反馈,设备方面的调试优化,成功降低了自动测试的漏失率,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早在2021年初,联想集团便启动“紫领工程”,这是业内首个面向智能制造产业、聚焦数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工程。
例如,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便通过技术培养和训练与“恒星计划”,推动工人成为知识型、技能型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并通过“航海者项目”培养班组长与管理者。
此外,联想还携手职业院校共建AI+未来工厂及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培养面向工业4.0的高水平复合型技术人才。例如,联想与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AI+未来工厂,采用工业网络技术打造数字设计、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等实训区域,全方面提升学生技能。除此之外,联想研究院开发的晨星数字孪生职教实训方案,还通过虚拟化真实设备与生产线,为职业教育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栈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慢慢的变多的人形机器人走进车间,人与机器的协同作业慢慢的变成为主流。这不仅对工人的技能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也带来了信任与协作关系的新挑战。未来,工人需具备多技能、掌握新技术,成长为“紫领人才”。
在人机合作的新时代,工人不再只是执行者,更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和生产力发展的引领者。社会、企业与政府需一起努力,通过技术赋能与职业教育支持,帮助工人在与机器协同的浪潮中“跟得上”并“走得更远”,成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力量。